過失致人死亡罪有諒解書
過失致人死亡罪有諒解書
諒解書既不是不起訴的必要條件,也不是充分條件,最多只能說,諒解書所體現的被害人對于嫌疑人的態度、社會關系修復的程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檢察官作的是否起訴的決定。
先講下不起訴的類型吧:
1.法定不起訴,也就是絕對不起訴,典型例子比如不構成犯罪的,或者超過追訴期限等情形,不管諒不諒解,都不影響法定不訴。
2.證據不足不起訴,不管諒不諒解,如果證據不能補充到足以達到起訴標準,那么該不訴的還是不訴。
3.酌定不起訴(相對不起訴),也就是說行為構成犯罪,但情節輕微,這種案子中,諒解書就可能影響到公訴機關的處理結果了。
舉個【不起訴】例子吧:
我辦理過的一個故意傷害案。嫌疑人為A,被害人為B。
A、B均是中年男性,是多年好友,常在一起喝茶打牌,一日喝完酒打麻將,因出牌摸牌之類的瑣事吵架,越吵越厲害,接著酒勁,索性當場打一架,A用凳子把B頭皮砸傷,輕傷二級(剛剛達到故意傷害入罪標準,輕于輕傷一級)。之后A自首,和家屬對B進行積極賠償與照料,并賠禮道歉。B出具了諒解書。
審查起訴階段,我聽取了B的意見,確定他是真心原諒A,同意不追究B的刑責。我認為本案可以適用刑事和解,再結合A的自首情節,初犯、偶犯情節,主管惡性大小等,最后上報檢委會作出了相對不起訴的決定。
這是一個諒解后不起訴的例子。不過真正核心的不起訴原因是情節輕微、刑事和解等,諒解書只是刑事和解的一種體現。
再舉一個【起訴】的,有諒解書也沒用的例子。
一個強奸案,嫌疑人A,先后強奸了女性B和C。
A被羈押期間,其家屬在外面頻繁進行活動,聯系B和C希望能出具諒解書,“曉之以力,動之以錢”,其中B到后來中招了,不但出具了諒解書,還根據A的律師的要求出具了“撤案申請書”。
當然,這情況我也早有把握,早作準備,通過向C收集了嫌疑人家屬與她通電話的電話錄音,家屬QQ勸解她的聊天記錄,B女變卦后勸解她的聊天記錄,記錄中有提到金錢利誘等元素。
我還通過看守所調取了A的辯護律師會見他時,通過A4紙遮擋,悄悄將手機遞給嫌疑人讓他打電話的監控錄像。(這律師后來估計也被嫌疑人及家屬的的無理要求惹火了,在庭上表示對公訴人的指控沒有異議,真特么是神操作,我都笑了,哈哈。再后來嫌疑人就換律師了。)
然后本案我依然向法院提起公訴,并在庭上出示上述證據,以證明嫌疑人家屬及辯護人實施了大量行為對被害人施壓,被害人的諒解書并非真是意思表示,建議法院不予采信,法院后來采納了我的意見。
綜上所述,諒解書在是否不起訴方面可能有一定影響,但遠起不到決定性作用。
不一定,得看具體的情節。根據我國《刑法》第七十二條的規定,緩刑的適用條件是:原判刑期為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根據其犯罪情節和悔罪表現,認為適用緩刑確實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累犯和犯罪集團的首要分子不適用緩刑。過失致人死亡罪只有情節較輕,才有可能被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條依據如下:第二百三十三 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過失致人死亡罪,即使有諒解書,也不一定會被認定為情節較輕,也就不一定會判三年以下,因此也不一定會緩刑,但是也不排除這種可能。(新浪微博@律賤俠)
你好你弟既然已取得家屬諒解估計本案民事訴訟會撤訴判決時積極賠償取得家屬諒解這一情節事從輕判決的一個條件估計一/二月內就會開庭審理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條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罪在主觀方面表現為過失,即行為人對其行為的結果抱有過失的心理狀態,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疏忽大意的過失是指行為人主觀上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的結果應當預見而沒有預見,應當預見是法律對行為人實施某種有意識的行為時,可能造成他人死亡結果的主觀認識上的要求。根據一般人的能力和行為時的客觀條件,行為人能夠預見并防止危害結果的發生,只是因為其疏忽大意才未預見,以致發生嚴重危害結果,他就應當對此結果負法律責任。過于自信的過失,是指行為人對自己的行為可能造成被害人死亡的結果已經預見,但卻輕信能夠避免這種結果的發生。由于行為人已預見到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他人死亡的結果,進而產生了避免這種結果發生的責任,他卻沒有有效地防止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沒有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因此,行為人應對自己因主觀上的過于自信所造成的危害結果負刑事責任。輕信能夠避免他人死亡結果的發生,是過于自信的過失致人死亡區別于間接故意殺人的界限。
我單方交通肇事死了一人,民事責任已處理,死者家屬給寫下了諒解書,還會判實刑嗎?民事責任已處理,死者家屬也給寫下了諒解書,不會判實刑,法院會酌情考慮改為緩刑。理由有以下兩點:一、沒有逃逸或其他惡劣情節,亦無因逃逸之人死亡的情節,量刑幅度在三年以下。根據刑法第133條的規定,對交通肇事罪規定了三個不同的刑級(量刑檔次):犯交通肇事罪的,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運輸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別惡劣情節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判到15年的占少數…
有可能緩刑。緩刑不是根據三個階段都取保候審,而是根據案情,法院判決三年以下,可能宣告緩刑, 刑法 第七十二條 【適用條件】對于被判處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宣告緩刑,對其中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懷孕的婦女和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應當宣告緩刑: (一)犯罪情節較輕; (二)有悔罪表現; (三)沒有再犯罪的危險; (四)宣告緩刑對所居住社區沒有重大不良影響。 宣告緩刑,可以根據犯罪情況,同時禁止犯罪分子在緩刑考驗期限內從事特定活動,進入特定區域、場所,接觸特定的人。 被宣告緩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附加刑,附加刑仍須執行。 第二百三十三條 【過失致人死亡罪】過失致人死亡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以上是律師為大家講解的關于”過失致人死亡罪有諒解書“的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各位小伙伴。